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敢说我抢钱?来人啊,把他的地契扣下,再敢胡说,就送官治罪!”
家丁们更凶了,跟拎小鸡似的把阿福架出大门,“哐当”
一声扔在台阶下。
阿福爬起来,看着紧闭的钱庄大门,捡起脏得不成样的地契,坐在地上呜呜地哭——春耕的种子没了着落,这一年的生计全完了。
周围的百姓渐渐散了,有人叹着气说:“赵掌柜家真是黑良心,连5两银子都要刮层皮。”
卖菜的王婶偷偷塞给阿福两个菜包子,小声说:“别跟他们硬碰硬,赵德昌和他老婆、情妇,一家子都靠这钱庄吸血呢,咱们小老百姓惹不起。”
没人注意到,钱庄斜对面的茶摊旁,个挑着担子的“挑夫”
正假装歇脚,草帽压得低低的,手里的旱烟杆没点着,却在油纸包里偷偷摸出个小本,用炭笔飞快地写着——这是御史派来的密探老赵,专门盯着裕农钱庄的“家族贪腐流水线”
。
他把刚才的一切都记了下来:“咸丰三年九月十七,裕农钱庄赵德昌之妻刘氏,向佃农阿福贷银5两,强收‘茶水费’200文,阿福无力支付,刘氏命家丁将其拖拽驱赶,地契险些被扣。
刘氏收fee未入钱庄账,记入私人朱红匣内,匣中另有多页‘茶水费’记录,疑为全年受贿所得。”
老赵写完,把小本塞回油纸包,挑起担子慢悠悠地走了。
他挑着的筐里装着些针头线脑,实则是用来掩护的——刚才他看得清楚,刘氏收的“茶水费”
根本没记进钱庄的公账,而是随手丢进了那个朱红小匣,匣子里的银票叠得厚厚的,全是刮来的百姓血汗钱。
钱庄里,刘氏正把刚收的另一个百姓的“茶水费”
塞进匣子里,嘴角笑得合不拢。
里屋的赵德昌听见外面的动静,端着茶杯走出来,瞥了眼朱红匣:“刚才又吵什么?”
“还能是什么?个穷佃农贷5两银子,不想交茶水费,被我赶出去了。”
刘氏拿起匣子里的银票数了数,“今天一早上就收了800文,够买两匹绸缎了。”
赵德昌呷了口茶,不以为意地说:“这点小钱也值得你动气?以后规矩放严点,不管贷多贷少,茶水费一分都不能少——咱们家这流水线,你这关可得把好,别让穷鬼坏了规矩。”
刘氏点点头,又拿起算盘噼里啪啦地算起来,盘算着今天能收多少茶水费,却没看见窗外老赵挑着担子远去的背影,更没察觉那个被她扔进朱红匣的200文铜钱,己经成了钉在她和赵德昌身上的又一根铁证。
阿福坐在路边,啃着王婶给的菜包子,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
他不知道,那个扮成挑夫的密探己经把他的遭遇记了下来,更不知道,用不了多久,整饬署的人就会带着证据找上门,把赵德昌一家的贪腐流水线砸个稀烂,把刮走的百姓血汗钱,一分一分地追回来。
裕农钱庄的朱红小匣还在柜台后摆着,“茶水费”
三个字在阳光下晃得刺眼,像个沾满血泪的笑话——刘氏以为这是生财的门道,殊不知,这匣子里装的不是银子,是她和赵德昌走向断头台的催命符。
街面上的风渐渐大了,卷起地上的尘土,也卷起了百姓的怨声。
那些被强收的“茶水费”
,那些被驱赶的身影,那些敢怒不敢言的眼神,都在等着一个日子——等整饬署的大印落下,把这些贪腐的蛀虫,一个个揪出来,让他们为刮过的百姓脂膏,付出该有的代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