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没有人指挥,也没有规则,但某种更深的默契正在形成。
数日后,朝廷终于做出反应。
御史台连发七道檄文,斥“听心邪说蛊惑民心,妄图颠覆纲常”
,下令全国清查“非法鸣响行为”
,凡持有非官方认证乐器者,一律收缴治罪。
刑部增设“音律稽查处”
,派遣专员巡查各州县,强制推行“标准语音教材”
,要求孩童每日背诵固定语调的圣谕十条。
然而,禁令越是严厉,民间的回应便越是顽强。
某日清晨,长安东市开市钟响毕,商贩们照例准备吆喝叫卖,却忽然齐齐闭嘴。
取而代之的是,一人敲响扁担,一人拍打箩筐,一人用勺刮锅底,一人以筷击碗沿……数十种生活器具发出节奏分明的声响,组合成一段欢快流畅的市井旋律。
路人起初愕然,继而会心一笑,纷纷加入其中。
短短半个时辰,整条街市化作一座流动的音乐厅。
更令人震惊的是,连皇宫内部也开始出现裂痕。
一名负责清洗御琴的宫女,在无人注意时悄悄拨动琴弦,弹了一小段《思归引》。
翌日,膳房厨役剁菜的节奏莫名变得整齐划一,宛如鼓点伴奏;绣房女工穿针引线时,针尖触布之声竟与远处更漏滴水形成复调;最不可思议的是,一向沉默寡言的皇帝本人,在批阅奏章至深夜时,竟不自觉地用手轻叩案角,打出一段与成都听心堂昨日共振完全一致的节奏。
内侍惊恐禀报,皇帝却摆手制止:“由他去吧。
朕……只是觉得,这样写折子更顺手些。”
与此同时,伊刹利与铃师并未停下脚步。
他们重返启明镇,找到当年那位盲童。
少年已长成青年,双目依旧失明,但耳力惊人,能分辨十里外马蹄踏地的细微差别。
他告诉二人,自从那一夜全国共鸣之后,他每晚都能听见“地下河流唱歌”
,而且歌声越来越清晰。
“那是律核残骸的回响。”
铃师轻抚少年额头,“你天生就能感知情波,你是第一批觉醒者之一。”
他们又北上冰湖,探访雪原上的游牧部落。
那里本无文字,世代靠口传史诗记录历史。
当伊刹利向族长讲述“听见即活着”
的理念时,老人热泪盈眶,当即召集全族男女老少,在极光之下围坐成圈,轮流吟唱祖先的故事。
歌声穿透冻土,直达地心,竟使埋藏已久的共鸣柱重新苏醒,顶端浮现出静娘留下的星图投影。
一路行来,他们不再刻意建立听心堂,而是鼓励各地自发形成“声聚点”
??可以是一棵树下的茶摊,可以是渡口等候的船夫群,也可以是监狱放风时囚犯们偷偷约定的拍手暗号。
每个点都是网络的一部分,每个声音都是不可替代的坐标。
一个月后的夜晚,一场前所未有的全域共振悄然降临。
没有事先通知,没有统一指令,但在同一时刻,大唐境内至少三千个地点同时响起不同的声音:寺庙钟声、学堂朗读、田间号子、市井叫卖、婴儿啼哭、老人咳嗽、风吹竹林、犬吠鸡鸣……所有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声响,通过空气、水流、大地振动以及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连接,汇集成一股超越物理法则的波动。
这一夜,几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
梦中,他们站在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头顶星空璀璨,脚下绿浪起伏。
远处走来一个女子的身影,穿着素白衣裙,面容模糊不清,却让人感到无比熟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