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晚上八点半,晚餐准时开始,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饭。
餐桌上喝的是秋香酒,吃的是牛羊肉,鸡鸭鱼,以及自家私人菜地里的蔬菜。
孩子们没有上桌,而是在小桌子上吃饭,男人们喝酒聊天,女人们忙着照顾孩...
谢小川把磁带收进帆布包时,手指还在微微发抖。
那道光柱虽已消散,可他仍觉得整片夜空在低鸣,仿佛无数细碎的声音正从星河深处涌来,汇入老井的水面,又顺着地下暗流奔向四面八方。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某种更庞大秩序的开端。
第二天清晨,他没有立刻启程。
他在堂屋的木桌上铺开奶奶的日记本,一页页翻看那些泛黄的纸张。
从前只觉得是零散记录,如今再读,每一句话都像一把钥匙??“紫蝶不落无忆之地”
“井水倒映双月之时,门将重开”
“声音比血更浓”
。
这些曾被他当作隐喻的句子,此刻却显露出精密如密码的结构。
他忽然意识到,奶奶留下的不仅是线索,更是一套完整的引导系统,专为像他这样的人准备。
他取出录音笔,对着桌面轻声说:“如果你听得见……我想知道,接下来该去哪。”
话音落下不过三秒,窗外忽地掠过一阵风,吹动檐角挂着的一串铜铃。
那是当年台海幽灵船上遗留下来的信物,自从带回知夏镇后从未响过。
此刻,它竟自行摇晃起来,发出清越的颤音。
谢小川猛地抬头,只见一片紫蝶叶贴着玻璃滑过,像被无形的手推送而来,在窗台上静静停住。
他起身拾起叶片,背面竟浮现出一行极淡的墨迹:**海南?莺歌海**。
这个名字让他心头一震。
海南莺歌海,中国最南端的盐场之一,也是1950年代解放军渡海作战前的重要补给点。
他曾听村中老人提过,那里有一座废弃的灯塔,战时曾作为通讯中继站使用,后来因雷击损毁,便再无人靠近。
更有传言说,每逢潮退月明之夜,灯塔残垣中会传出断续的摩斯码敲击声,内容始终无法破译。
难道布狗想让他去那里?
他立即联系省档案馆,请求调阅莺歌海地区1950年代军事通信记录。
对方回复称原始资料大多遗失,但提供了一份民间口述史汇编。
其中一段记录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位已故老渔民的回忆录里提到,1950年4月的一个深夜,他驾船经过灯塔附近海域时,突遇浓雾封锁。
就在船只即将触礁之际,一道紫光自塔顶射出,照亮海面,同时广播喇叭里传来一段童谣??正是海南本地流传甚广的《月娘行》。
歌声持续了约五分钟,随后雾散灯灭,一切恢复如常。
“那不是人唱的,”
老人写道,“太干净了,像是从天上下来的。”
谢小川盯着这段文字,呼吸渐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