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水面轻轻晃动,浮现三个字:
>“幕后更好。”
摄制组一路跟随谢小川南下。
他们在武夷山深处采访了一位退伍老兵,老人曾在金门炮战期间担任前线广播员,每天用方言喊话劝降敌军士兵。
“我不是宣传机器,”
他说,“我是想告诉那些和我一样的穷孩子:回家吧,妈还在等你吃饭。”
几十年后,一名台湾老兵辗转联系上他,说当年就是听着这声音,决定冒险泅渡归来。
两人相见时抱头痛哭,一句“妈还在等你”
成了跨越海峡的钥匙。
在闽东?族村落,他们遇见一位失明的老阿婆。
她年轻时是山歌队的主唱,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唱“反动民谣”
被打断肋骨,从此再未开口唱歌。
直到三个月前,孙子把她注册进了“述忆网”
,鼓励她录一段回忆。
那天夜里,她颤抖着唱起一首祖辈传下来的古调,歌词讲的是?族先民如何在战火中守护族谱。
歌声响起的刹那,院子里十几株枯萎多年的紫藤竟在同一夜抽出新芽,村民惊为奇迹。
谢小川蹲在她身边,问:“您为什么现在愿意唱了?”
老人摸着孙子的手,轻声说:“因为有人愿意听。
以前我说话,别人捂耳朵;现在我说话,孙子拿机器记下来。
我觉得……我活回来了。”
摄制组成员全都红了眼眶。
行程过半时,谢小川收到一条私信,来自甘肃敦煌的一位志愿者。
附言写着:“我们在整理周婉清烈士遗物时,发现她贴身衣物内缝着一张纸条,上面是你奶奶的名字:谢兰。
还有五个字??‘她知道真相’。”
他心头一震。
谢兰?奶奶怎么会认识周婉清?她们一个在气象站,一个在测绘队,相隔千里,时代也略有错位。
除非……她们曾共同参与过某项绝密任务。
他立即联系兰州大学档案馆,请求调阅1960年代国家地理信息加密项目的相关资料。
三天后,对方回复:该项目代号“天眼”
,旨在建立全国高精度地形数据库,为导弹部署提供支持。
参与者需经政审筛选,且签署终身保密协议。
名单中有两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谢兰(知夏镇气象站技术员)、周婉清(国家测绘局第七纵队队员)。
她们竟是同事。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一份残缺的任务日志复印件中,提到1967年春季,二人曾共同驻扎于祁连山腹地一处临时观测站,负责接收一种“非自然电磁脉冲信号”
。
日志记载:“信号呈周期性爆发,形态酷似动物轮廓,初步判定为大气层内未知生物活动迹象。
暂命名‘灵犬波’。”
谢小川终于拼凑出真相的轮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