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磁带转动,沙沙声后,传来一个年轻男子略带颤抖的嗓音:
>“我是滇缅公路第十三工段监工林志远。
今天是1944年6月17日,雨下了三天三夜,塌方又死了两个人。
一个是十七岁的小陈,刚来三天,连名字都没登记上册;另一个是李大娘的儿子,她从湖南一路跟着车队走到云南,就为了给儿子送双布鞋,结果鞋还没穿上,人就没了……但我们不能停,前线等着物资。
我知道这段话可能没人听到,但我还是要说??请记住他们,哪怕只记一分钟。”
全场寂静无声。
孩子们仰头望着星空,仿佛看见七十多年前,那些在泥泞中扛木料、凿山岩的身影。
一个小女孩低声问:“老师,他们真的看不见明天的太阳吗?”
老师蹲下身,轻声道:“但他们让我们看见了。”
这时,教室屋顶的瓦片微微震动,一片紫蝶叶悄然飘落,停在录音机上方。
叶片边缘泛起微光,随即消散。
没人注意到,但录音机的指示灯却闪烁了一下,仿佛接收到了某种回应。
同一时刻,北京某研究所内,一位退休的声学专家正带领团队分析“沉舟之声”
录音中的异常频率。
他们意外发现,在原始音频的次声波段,隐藏着一段极其微弱的叠加信号。
经过七十二小时连续运算,终于还原出一段语音??竟是多个声音层层叠合,来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却说着同一句话:
>“我在。”
“这不是一个人的声音。”
研究员激动得声音发抖,“这是成千上万人的记忆共振!
是所有被布狗带走又送回的声音,在集体回应这个世界!”
消息上报后,国家记忆工程委员会紧急召开会议。
会上播放了这段“众声之息”
,在场所有人无不动容。
一位老将军站起身,敬了个标准军礼:“报告指挥部,人民的声音,回来了。”
此后三个月,“述忆网”
迎来爆发式增长。
人们不再局限于讲述英雄事迹,而是开始记录普通人的日常:母亲如何在饥荒年月藏下一碗米留给病儿,父亲怎样在暴雨夜背着发烧的孩子步行二十里求医,邻居大妈默默资助贫困学生三十年未留姓名……这些故事如同涓流汇海,构筑起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历史。
更令人惊奇的是,某些地方开始出现“布狗遗迹”
。
内蒙古草原上,牧民发现一株千年古榆树内部空腔中,竟藏着一卷羊皮卷轴,上面用蒙汉双语记录着一段抗战时期地下交通线的情报往来。
卷轴末端绘有一只狗形图腾,双眼位置镶嵌紫色晶石。
四川地震废墟清理中,救援队在一栋倒塌的教学楼夹层里找到一台老旧录音笔,电量奇迹般仍有百分之二十。
播放后竟是汶川地震当天,一名教师临终前录下的遗言:“孩子们先走,我断后……如果有来生,我还当老师。”
录音结束后,设备自动关机,屏幕最后闪过一行小字:“谢谢倾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