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小说网

第252章 战后结算捅娄子(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红旗营即便暂时在江北收缩力量,或许无力让徐州诸部“过得很好”

,但若想让他们“过得很难受”

,却是轻而易举之事。

不管是控制粮草、贸易,还是直接军事打击,都是徐州红巾军诸部不可承受之重。

石山相信殷从道、芝麻李、李喜喜、薛显等人清楚自己的处境和实力,应当不会有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

另一方面,为了尽快稳定江南新收复之地,石山也注重选拔任用降官及本地有才干的士人。

除了之前招揽的夏煜、孙炎,他又陆续起用了陈遇、陶安、李端等人。

李端出身于溧阳州望族,家学渊源,且自幼聪慧过人,不仅通晓经史,还精于算学,年少时便以才名闻于乡里。

至正十年,李端通过江浙行省乡试,得以出仕,被授予江浙行省税课司大使的职务。

他为官清廉谨慎,在任上大力推行“清丈田亩、核实业户”

的政策,严厉打击地方豪强的隐田和偷逃商税行为,使其管辖区域的赋税征收成绩列为最优。

但也正因为如此,李端触动了太多士绅豪强的利益,受到弹劾,被“发配”

至集庆路,以行省税课司大使之职,仅司集庆路一路赋税。

江宁城被围时,李端正好因省亲回到了溧阳老家。

随后,溧阳州便被胡大海所部拔山卫围困。

他亲眼目睹了红旗营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意识到这支军队与元军和寻常流寇截然不同,很可能真能在江南站稳脚跟。

胡大海攻陷溧阳后,惜才爱才,亲自登门拜访李端,向他详细介绍了红旗营的治政理念和石元帅的求贤若渴,诚邀其为石元帅效力。

石山正急需精通财税征收的人才,得到胡大海的极力推荐后,立即召见了李端。

李端时年三十三岁,正当年富力强之时。

他基于之前在元廷任上推行“清丈田亩”

所遭遇的巨大阻力,深刻认识到理清赋税积弊的极端复杂性。

他认为红旗营刚刚立足江南,根基未稳,当以稳妥为上,不宜过早触动盘根错节的豪强士绅利益集团,因此面见石山时,并没有贸然再提全面清丈田亩之事。

而是审慎地提出了三条在他看来更为稳妥易行,且能在不引发剧烈动荡下增加税收的建议:

其一,改变“元廷不论田地肥瘠,一律按亩征粮”

的不合理政策(此举导致拥有贫瘠薄田的农民不堪重赋而大量抛荒逃亡),建议按田亩肥瘠程度,划分为上、中、下三等,分别按不同的税率征税,体现相对公平。

其二,对于遭受战乱严重破坏的地区,其赋税应予免征三年,以示休养生息。

房屋被焚毁、田亩荒芜的归乡难民,官府应提供种子、耕牛和生产工具,尽力帮助他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其三,凡是因战乱或逃亡而遗弃的无主荒田,不论其原属于官田还是民田,谁开垦耕种成熟后,地权便归垦种者所有(元朝政策是荒地仍归原田主,导致百姓不愿尽力开垦),并可享受三年免征赋税的优待,以鼓励垦荒。

这三条建议,在石山看来,其实都算不上特别高明。

因为,类似甚至更深入的政策,他早在江北各地开始探索和施行了。

这也从侧面说明,李端对红旗营的了解确实还不够深入,同时也印证了另一个事实:

红旗营的治理班底经过数年磨练,已经初步成型,除了极少数天才绝艳者,普通人才已经很难提出让石山感到眼前一亮,具有突破性的治政方略了。

但是,李端所献之策的核心目的都是在鼓励生产、与民休息,这完全符合乱世之中百姓渴望安定、恢复生产的迫切心理,有利于快速稳定社会秩序,逐步提高税基。

尤其是后两条,针对因长期战乱导致百姓大量逃亡,土地大面积荒芜的地区(例如先前遭余阙焚毁的桐城,而生产秩序未受太大影响的集庆路则不算),

皆立足长远,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石山的施政理念是吻合的。

综合考虑,石山任命李端为元帅府户曹掾,协助户曹知事李善长,共同负责江南庞大而复杂的赋税清理和征收工作(元廷在江北和江南采取两套不同的税制)。

陈遇则是江宁本地士人,曾出任过温州路儒学教授,因目睹元廷腐败不堪,心灰意冷之下挂冠归隐,回到江宁东郊建造了一座“静诚草堂”

,精研《周易》与星象之学,名声颇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首席男神:逆少,宠上瘾天域苍穹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不良校花爱上我一切从宝芝林开始四合院:情满四合院外传抗日之天降神兵大豪门不计其庶会穿越的外交官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荒火战争从斗破开始当大佬末世大回炉众神世界妙手小村医职场红人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诸天从欢乐颂开始他看见你的声音空战之王天骄战纪奥术神座出狱了,大哥带我挥金如土剑道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