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我去三亚的时候还特意去了趟崖州古城,感受下古人的“流放”
。
今天三亚可是国人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但在古代却是犯人的流放地。
不知道古代被流放到这里的文人会不会感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东北在明清时叫满洲。
清朝政府比较喜欢将犯人流放到满洲,因为这里是满族人的“龙兴之地”
,属于军事禁区,比较安全。
另外,满洲人烟稀少,想跑都跑不了。
东北最有名的流放“圣地”
莫过于今天黑龙江海林和宁安一带的宁古塔了。
看清宫戏,经常会听到官员犯罪了被判“流放宁古塔”
与“披甲人为奴”
。
如果再加一句“永世不得入关”
,那基本上就等于判死刑了。
那地方冬天太冷了。
另外,给“披甲人为奴”
就是给当地的军人做奴仆,天天做苦役,可能两三年就被折磨死了。
还有很多人在去宁古塔的路上就已经死了,清代文人中就流传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古代流放到四川、贵州、新疆、蒙古、河北沧州的犯人也不少,去的都是偏远落后之地。
很多人会疑惑:被流放的犯人为啥不逃跑呢?一是跑不出去,流放地偏远,周围渺无人烟,跑的路上都有可能被饿死。
另外,重刑犯流放前还会在脸上刺字,跑到哪儿都会被认出来。
一般左脸刺罪名,右脸刺流放地名。
最倒霉的是清朝,要刺满汉两种文字,那画面,想想都脸疼。
如果流放地的名字比较长,那就悲剧了,比如说流放到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有没有感觉到“脸疼”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