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西山归来,江瑾辰的心境彻底沉淀下来。
那股因高层介入而带来的短暂兴奋和底气,迅速转化为一种更加深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风眼”
的时间宝贵,必须争分夺秒。
他立刻召开了核心管理层会议,没有透露西山谈话的具体内容,但清晰地传达了“苦练内功、夯实根基、应对未来更大风浪”
的战略基调。
“豌豆荚”
的发展节奏,悄然发生改变。
之前那种追求高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的凌厉攻势,逐渐转变为一种更注重质量、更关注核心竞争力的“沉潜”
模式。
研发投入被加大到近乎苛刻的程度。
江瑾辰亲自盯几个最前沿的基础技术项目,对细节的要求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他不再满足于应用层的创新,开始向下扎根,布局更底层的算法、编译器优化甚至芯片架构协同设计。
“我们要做的,不是风口上的猪,而是能在风暴里扎根的树。”
他在内部技术大会上如是说。
示范园区的定位也被重新审视,不再仅仅是一个政策高地和技术展示窗口,而是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打造成真正具有孵化能力的硬核技术创新土壤,吸引和培育产业链上最顶尖的“专精特新”
企业,形成难以被复制的集群优势。
海外市场拓展并未停止,但策略更加精细化。
不再盲目追求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而是聚焦于核心用户体验和开发者生态的深度运营,构建健康的商业闭环和品牌忠诚度。
整个公司仿佛从一台高速冲刺的跑车,切换成了一台沉稳有力、不断自我加固的精密机床。
节奏慢了下来,但每一个动作都更加扎实,更有力量。
这种变化,外界或许感知不明显,但内部的员工,尤其是技术人员,感受最为深刻。
他们拥有了更充裕的研发时间,更充足的资源支持,但也面临着更严格的技术评审和更高的性能指标要求。
江瑾辰自己也进入了另一种忙碌状态。
他减少了不必要的对外应酬和演讲,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技术研讨、代码评审和战略思考中。
他经常泡在实验室里,和工程师们一起争论技术方案,甚至亲自上手调试代码。
徐浩东有一次打趣他:“瑾辰,你再这么下去,都快忘了怎么当CEO,要变回CTO了。”
江瑾辰只是笑笑:“如果CEO不能深刻理解技术的边界和可能性,那才是失职。”
在这种全身心的“沉潜”
中,他与外界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简单和纯粹。
与刘亦菲的加密信息交流,成了他高压工作下最重要的舒缓渠道。
他们的交流内容,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不再仅仅是分享风景和音乐,有时她会发来某篇关于表演方法的学术论文片段,他会回复一段对其中情感表达逻辑的技术化解读;有时他会吐槽某个底层算法遇到的瓶颈,她可能会回一句某位著名导演克服拍摄困境的轶事。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总能从对方的角度获得一种奇特的启发和慰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