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首飞前半段一切顺利,甚至可以说——超出预期。
然而就在战机完成第三次模拟远程打击后,准备进入“规避-返航”
流程时,主控台右上角突然弹出一条警告:
“警告:飞控温度异常。
雷达节点信号漂移。”
“警告:目标锁定延迟超标。
导引误差±3.5度。”
“警告:系统进入自保模式。”
屏幕上,航电系统开始自动降频,部分模块切断,雷达刷新率骤降,导引头暂时失效。
飞控系统出现0.4秒卡顿,出现短暂“动作冻结”
,仿佛整个战机突然陷入了一种迟钝的沉寂。
“是热熔现象。”
技术员低声提醒。
赵书宇脸色一变:“连续三波远打后,系统积热无法疏散……核心温区最高飙到87℃。”
“问题在两个方面。”
伍思辰语气沉稳,但眼神如刀锋般利落,“第一,航电传感器群在高强度数据连续采集下超频运行,热积累未能及时分散;第二,发动机尾喷区的热量在高空高速下产生‘逆流效应’,通过机体后部结构反灌进核心舱,打破了整机热平衡。”
会议室瞬间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在等他继续。
伍思辰没有废话,转身快步走向旁侧的工程设计终端,操作界面飞速跳转,他调出先前预留的“冗余模块”
页签。
“我有一个方案——‘多通道微型热导阵列’。”
他边说边投出系统框架图,图像在大屏幕上展开,如同人体血管般密布的导热路径在机体内部穿梭蜿蜒。
“这是我模拟生物毛细血管网络启发下开发的热控系统。”
他指着图中的节点,“它的核心原理是:区域温控+主动调频+热量预判。
在关键组件周边布置微型热导晶元,通过动态传感机制进行局部冷却调度。
就像人类运动时会出汗降温,J-20也要学会自己调节‘体温’。”
赵书宇双目微亮,立刻问:“原有模块兼容得上吗?”
“可以局部替换。”
伍思辰早有准备,“我己经根据整机结构做过数据建模,新系统可无缝衔接飞控舱、航电核心、雷达主芯及发动机中段,并用石墨烯纳米片做热界面填充,确保传导效率和结构稳定。”
“材料库有现货吗?”
江铮马上切入工程层面。
“B组保留样本足够两台样机替换。”
一名材料工程师立刻回应。
“那还等什么?”
赵书宇当机立断,“启动替换。”
从黄昏首到黎明,实验区的灯光彻夜未熄。
工程师们身穿防护服在工体内部穿行,每一步都要在毫米级公差下定位热导节点,每一次焊接都需考虑微震扰动下的热力传导性能。
有人蹲在雷达底舱焊线,有人抱着微型晶元沉在机腹中段,一整晚,仿佛有千根神经在战机体内生长蜕变。
到凌晨五点半,最后一块石墨烯模块固定完毕。
所有人退出机舱时,黑夜己被天边的曙光染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