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1959年,是我人生关键的一年。
我的好友谢宝康小道消息灵通,因为他的哥哥是党员——市西中学团委书记。
谢宝康私下告诉我说:有种人是根本没资格考大学的。
听了这话,我不相信。
我天真地认为,国家不会抛弃这些要求上进、愿意用自己的青春和才能为祖国服务的青年的。
然而,在报考中国人民大学被误导、被欺骗、名落孙山之后,我被上海师范学院录取,但不是本科,而是专科。
大概就是我成份不好、有海外关系的缘故。
特别是那份“反右”
运动后对我的“品德评语”
,害我了。
果然,不幸被谢宝康同学言中。
我的好友洪丕柱也被上海师范学院录取,进了数学系专科班。
他之前一心想着报考交通大学,对于上海师范学院发来的《录取通知书》极不开心,准备放弃,明年再考。
谢宝康考取中国纺织大学(后改名:东华大学),张崇棣则进了上海同济大学。
9月12日,即报到的前一天,我再次去洪丕柱家,继续和他磨嘴皮,磨了一个下午。
我说:“第一,人的青春都很宝贵,绝对不能浪费;第二,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以后还会有机会改变(他比我小一岁,虚岁18);第三,明年再考,你并不具备优势,因为你不是应届生,而是历届生了。”
洪丕柱母亲名叫丁友如,她是一所小学的教导处主任。
她在一旁没立即表态,而是认真听她儿子与我对话。
洪丕柱的父亲名叫洪洁求,他是上海外语学院法语系教授,因历史问题己被校方辞退。
年轻时曾留学法国,精通法国文学,在报刊上时常发表关于法国文学的评论文章。
这些评论文章,洪丕柱都给我看过。
他把这些散在各种报刊上的文章剪贴在一个本子上,故而保存得比较完整。
洪丕柱的父亲洪洁求不在场,按理说,儿子择校是人生大事,作为父亲他应该第一时间关心。
然而,因他们夫妻分居,关心是不可能的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