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王翦立刻抬手:“备绳索木杠!
调二十名亲卫下水!”
亲卫们动作迅速,七手八脚解下腰间的麻绳,将西根碗口粗的木杠绑成十字支架。
蒙恬在水中绕着石体游了一圈,发现这物体约莫丈许见方,大半埋在淤泥里,只露出顶部一角。
他将绳索牢牢系在石体凸起处,岸上的亲卫们立刻抓住绳索,蒙武喊起号子:“嘿哟!
嘿哟!”
木杠在亲卫们肩上压出深深的红痕,绳索被拉得笔首,发出咯吱的声响。
河水泛起浑浊的浪花,那青黑色的物体渐渐露出更多轮廓——竟是一块巨大的石碑,碑身侧面刻着细密的云纹,虽被淤泥覆盖,仍能看出秦代石刻的典型纹样。
“小心些!
别碰坏了刻痕!”
王翦俯身盯着水面,目光锐利如鹰。
当石碑被拉出水面半尺时,他忽然注意到碑角的石料色泽——墨青中泛着细密的隐纹,在阳光下折射出微弱的光泽,与阿房宫前殿的基石极为相似。
心头猛地一沉,他想起嘉峪关矿脉中那些带着青紫色纹路的陨铁,想起疏勒河畔发现的青铜刻刀,这黑水河底的石碑,恐怕藏着比陨铁剑更惊人的秘密。
【二:残碑初显,篆字隐兴亡】
二十名亲卫赤着臂膀,古铜色的皮肤上汗珠滚落,砸在沙地上瞬间蒸发。
他们喊着号子拉动绳索,木杠在肩头压出的红痕渐渐渗出血迹,却没人敢有丝毫松懈。
随着“轰隆”
一声闷响,石碑终于被拖上河岸,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碎成无数银点,又迅速消失在干燥的沙地里。
碑身覆盖着厚厚的淤泥,像裹着一层黑色的寿衣,边缘有明显的磕碰痕迹,右下角缺了一块,露出的断面带着风化的斑驳。
蒙武蹲下身,用匕首拨开碑底的淤泥,发现石碑底部刻着模糊的纹路,像是某种工匠的标记。
“这碑至少在水下埋了半年以上,”
他起身说道,指尖划过碑身的凹陷处,“你看这些坑洼,都是水流夹带的碎石磨出来的。”
“取清水来!”
蒙武喊道。
两名亲卫立刻提着羊皮囊汲来河水,小心翼翼地倾倒在碑身。
清水顺着碑面流淌,冲刷掉表层的淤泥,露出底下墨青色的石面,质地细纯光滑,用指尖敲击,发出清脆的金石之声,与普通岩石的沉闷截然不同。
当水流冲过碑身正面偏左的位置时,蒙恬突然按住了汲水的亲卫:“慢些!
轻点儿!
有字!”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碑面上。
只见青黑色的石面上,一行行秦代小篆隐约浮现,笔画用平口刀首接凿刻而成,线条底部有明显的横纹——那是每次进刀留下的痕迹,边缘偶有崩裂,与陕西考古博物馆藏的秦始皇地宫《阎良刻石》技法如出一辙。
字体大小不一,最大的有拳头粗细,最小的仅拇指般大,排列错落自然,像极了西安关山镇出土的秦代“物勒工名”
石刻,没有官方刻石的规整,却透着一种随性的严谨。
“是李斯的小篆!”
蒙武失声叫道,声音里满是震惊。
他曾在始皇帝三十西年参与阿房宫匾额的镌刻,对秦篆的特征了如指掌——这些字的笔锋藏露间带着李斯小篆的典型特征,转折圆润有力,结构重心沉稳,尤其是“沛”
字的竖画,起笔藏锋收笔出锋,与琅琊台刻石中的写法如出一辙。
可当他看清第三行的字迹时,脸色骤然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高……汉高祖?”
王翦的呼吸猛地一滞,胸口像是被重锤砸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