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余惟当即决定,在纪录片片尾增加滚动字幕名单??所有参与过《人间和声》采集工作的基层工作者姓名,无论是否同意出镜,全部列入致谢名单。
共计两千四百七十一人。
冬天渐深,余惟再次启程。
这一次,他前往内蒙古边境的一个边境哨所。
那里常年积雪,仅有两名士兵驻守。
出发前,妇联工作人员提醒他:“那边零下四十度,信号全无,你确定要去?”
“正因为没人去,才更该去。”
他说。
抵达那天,暴风雪正猛。
两名年轻士兵几乎是从雪堆里把他扒出来的。
取暖时,其中一人腼腆地说:“余老师,我们知道您。
去年过年,上级给我们放了《巡林谣》的光盘,指导员说,这也是在守国门的人写的歌。”
当晚,余惟用冻僵的手指弹奏吉他,为两人唱了几首新编的边防版民谣。
第二天清晨,他录下了哨所每日升旗的声音:布料撕裂寒风的猎猎声、靴跟踩碎冰渣的脆响、以及两人齐声喊出“敬礼”
时呼出的白雾。
离开时,他把一条蒙文围巾留给了年纪较小的士兵。
“替我守好这片土地。”
他说。
三个月后,这段录音被嵌入《人间和声》交响乐版,在国家大剧院首演。
指挥家特意要求全场熄灯,仅以微弱蓝光照亮乐池。
当边防升旗声透过低音炮传遍大厅时,许多观众不由自主站起身,默默行注目礼。
演出结束,一位退伍老兵拄拐上台,紧紧抱住余惟:“我守岛三十年,从没想过,有一天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变成音乐。”
2025年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收藏《人间和声》全集,并评价其为“二十一世纪最具人文温度的声音文献”
。
评审会上,一位法国评委动情发言:“这不是艺术征服生活,而是生活通过艺术获得了尊严。”
而此时的余惟,正坐在云南一座山村小学的屋顶上。
这里刚装上卫星接收器,孩子们第一次看完了整场颁奖直播。
一个小女孩仰头问他:“余老师,我们以后也能被听见吗?”
他摘下帽子,轻轻放在她头上:“只要你愿意说,就会有人听。
而我要做的,就是一直走下去,直到所有沉默都被温柔地唤醒。”
夜幕降临,群星浮现。
他打开录音笔,按下录制键。
这一次,他依然没有说话。
只有风穿过山谷的长吟,柴火噼啪的轻爆,远处犬吠,近处孩童梦呓般的哼唱,还有一颗心平稳而坚定的跳动。
他知道,新的歌,已经在路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