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而且远洋航行需要重物压舱,用冰块压舱总比用石头好。
没办法,与清朝做买卖就得这样!
10古人夏天如何驱蚊
全世界的蚊子有三千多种,其中雌蚊子主要以吸人或动物血为食。
被蚊子叮咬后,不光皮肤发痒,甚至还会传播疟疾等传染类疾病。
所以,每当夏天来临,防蚊都是生活中时刻需要注意的事。
蚊子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一亿多年了,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祖先茁壮成长。
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天运篇》里就有记载“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
,表达了对蚊子的痛恨。
那古人夏天是如何防蚊、灭蚊的呢?
烟熏法是古人最常用的驱蚊办法。
蚊子怕烟熏,还惧怕一些特殊的味道。
古人发现蚊子的这一习性后,就用烟熏驱蚊。
古人发现,燃烧艾草、蒿草的驱蚊效果不错,而且烟雾不多,味道不呛人。
于是,艾草、蒿草就成为古人驱蚊的常用材料,还被制作成最早的驱蚊工具“火绳”
。
一直到改革开放前,火绳还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被使用。
秋天,人们将结过籽的艾草、蒿草采集回家,像编辫子一样将其编成绳状,然后挂在房梁上晒干,避免受潮。
等到第二年夏天,火绳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晚上睡觉将其在屋内点燃,驱蚊效果是极好的!
火绳的功能类似初级版的蚊香。
至少到了宋朝,古人已经在火绳的基础上制作出了蚊香。
宋代《格物粗谈》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蚊香”
里有雄黄的成分。
雄黄是硫化砷矿石,也是古代用途很广的杀虫剂。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古人在端午时节采集材料制作蚊香,这很有可能与古代端午采集艾草的习俗有关。
蚊香的制作工艺在清代进一步提高。
晚清时,一个来华采集茶种的英国人曾写过一部名为《居住在华人之间》的书,其中就有关于蚊香的记载。
这个英国人当时从浙江西部去福建武夷山,途中由于气候炎热潮湿,被蚊子叮得整夜无法合眼。
他的随从就购买了一些当地人使用的蚊香,驱杀蚊虫很有效。
他把这一信息传回欧洲后,引起了欧洲昆虫学家和化学家的极大兴趣,询问他这种蚊香是由何种物质合成的。
后来,他在浙江定海获得了这种蚊香的配方——由松香粉、艾蒿粉、烟叶粉、少量的砒霜和硫黄混合而成。
是的,含有砒霜!
不知道古人烧这种蚊香会不会中毒。
除了蚊香,古人还用香囊驱蚊。
香囊在明清时期很是流行,除了有香水的功效,还有驱蚊的效果,因此也成为古代文人雅士和贵族公子的驱蚊最爱。
香囊中含有多味中药,这些中药的味道具有驱蚊的功效,比如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
这就和今人把“风油精”
“花露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