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在他们眼里,能学习自然理化知识的,无非是顶层的官员和后辈们。
科举改革,则是对教育公平的绝大挑衅。
以至于清朝科技革命的力量,自始至终都如涓涓的小溪,汇不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里。
生生错过了国运时局。
所以,自然理化的知识,他一定要在报纸上开专栏科普。
先给百姓们打个好点的底子,日后再徐徐图之,从科举的类目上做文章,使之成为一门显学,说不定能比欧洲早进入自然科学大爆发的时代呢?
扶苏满怀着决心回了家中——当然是他在皇宫的家,而不是国子监的宿舍。
在书桌前铺好白纸,研好墨水,扶苏沉吟片刻后,抬起笔就写道——
《论诸葛司马传闻之我见》
扶苏写完后立刻摇摇头:观点没写在题目上,不够快速引人入胜,直接pass。
《驳野史谬论,正武侯之名》
太过于文绉绉了,汴京的百姓们一定不会喜欢的。
而且熟悉棉花推广之始末的人,知道文章作者是他后,一定会嘲笑他自导自演唱双簧的。
他可不想留下黑历史。
划掉划掉!
《的破绽在哪里?看完这三条,你就明白了。
》
噫,谁家营销号来了?
可扶苏皱巴着脸看来看去,不得不承认,营销号式标题是经过检验的——他读了都想一探各种究竟呢。
而且没有直接否认故事的真实性,而是从事实出发,留了一道引人思考的口子,把真假留给读者自行辨析。
他捏着鼻子,眼睛故意不去看那个标题,继续往下洋洋洒洒地写道:“第一,经常种地的人都知道,棉花是从地里长出来的……第二,经常高空抛物的人都知道……第三,经常读三国的人都知道……”
很快,一篇科普打假文宣告完成。
扶苏乘胜追击,又在科普识字的栏目添上了“雪”
“花”
“亮”
“兵”
等常用字的读法、释义和演变过程。
在读诗的栏目中,采纳了范纯仁的意见编入了完整版《秦风?岂曰无衣》。
其余的,就只剩苏洵《六国论》和一大批好文章的原稿,和大宋地理科普的部分了。
前者已经拜托给了苏轼,至于后者……扶苏用嘴送气,快速风干了样板之后,就揣着它“噔噔”
跑出了书房,飞奔向垂拱殿的方向。
寻常人或许会参考地理志,但扶苏不一样,他打算借官家的舆图一用。
但靠近了垂拱殿之后,扶苏又倏然警觉了起来,两只白嫩的耳朵乍然竖起,四面扫视着周遭的环境。
确定附近没有大臣之后,他才敢从檐下绕出来,假装自己是从宫外而非后宫进来后,施施然进了垂拱殿。
不过,踏上陛阶的时候,扶苏的耳朵已是通红的一片。
坏消息,刚才完全是在跟空气斗智斗勇,丢死人了!
好消息,斗智斗勇的对象是空气,所以再怎么丢人也无人发觉。
扶苏再度猛地回身,大大的眼睛扫过背后每一个角落。
嗯,确定是无人发觉。
垂拱殿之中,官家正在批阅着奏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