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众人哗然。
“不是销毁,而是释放。”
他补充道,“把这些年来收集的声音,全部解码成开放协议,嵌入公共广播频段、城市Wi-Fi信号、甚至卫星通信背景噪声中。
让它们像空气一样自由流动,不再需要特定场所才能听见。”
“可这样会不会失去控制?”
有人问。
“本来就不该被控制。”
许风吟平静地说,“真正的倾听,从来不在机器里,而在人心之间。
如果我们必须建一面墙才能让人说出真心话,那说明这个世界还太孤独。
我要让‘你在听’变成一种习惯,一种本能,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
三个月后,第一轮“声波播种”
计划启动。
数千段精选语音被编码成超低频震动,通过地震监测网向地壳深层传播;另一些则调制成可见光波动,随城市路灯的明暗节奏悄然扩散。
科学家们称之为“情感弥散效应”
,而普通人只是渐渐发现:有时候走在街上,耳边会忽然响起一句温柔的“辛苦了”
;深夜失眠时,收音机杂音中会浮现一声轻柔的“睡吧”
。
最神奇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梦见同一个场景:一间洒满阳光的小屋,墙上挂着老式录音机,桌上摆着一杯凉透的茶。
一个穿灰蓝色大衣的女人坐在窗边,笑着对他们说:“来,坐下,我听着呢。”
与此同时,小禾从北欧归来。
她在机场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开发一种新型生物耳机,用活体菌群作为传感器,能实时捕捉佩戴者的情绪波动,并将其转化为音乐。
但它最重要的功能,是当你沉默太久时,它会轻轻震动,提醒你:‘有人在等你说话。
’”
苏念也在同期推出“无声对话”
项目,专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设计。
通过分析患者年轻时的语音样本,AI可以模拟他们尚未患病时的语调,帮助亲人完成那些未能说出口的对话。
一位老人在体验后泣不成声:“我妈最后几年忘了所有人,但她听到‘我爱您’这三个字时,手指动了。
我知道她听见了。”
陈砚舟的葬礼那天,许风吟将《倾听的生物学》剩余手稿投入火盆。
火焰腾起时,空中竟浮现出短暂的光影文字:“听,是最深的看见。”
火光映照着他苍老的脸庞,他轻声说:“我们都老了,老师。
但你看,孩子们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继续说了。
他们不用墙,不用设备,只是彼此靠近,彼此凝视,彼此开口。
这才是你想要的吧?不是永生的技术,而是永不熄灭的信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