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谢谢邀请,我们已经没有名字。”
原像实验室外的那张打印邀请函,贴了整整七天。
没有人提起,也没有人撕掉,它就那样挂在门边,像是一份悬而未决的提案,也像一面沉默的镜子,照见每一个来访者的眼神变化。
秦川每天照常进出,从未多看那张纸一眼。
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心里是清楚的。
这是原像第一次被正统系统“承认存在”
。
也是第一次,主流秩序伸出了非压迫性的手。
有人认为这代表原像理念的胜利,也有人担心这是“主权语境下的温和同化”
。
而秦川的回应,只是六个字:
“存在不代表归属。”
他在内部会议上提出一个新议题,题目是:
“当存在本身被定义为主流,是否仍然具备反思能力?”
这不是理论推演,而是一场行动前的自我检讨。
为了回应这一问题,原像团队启动了一项极为特殊的实验计划:
“空名体实验”
实验目标是:
构建一组在人类社会中持续参与日常活动、却不拥有任何社交身份标识的“空名体单元”
。
实验方式分两阶段:
第一阶段:挑选五名成员脱离原有实验身份,进入社会实境,不以任何“原像”
身份、代码、组织、社群标签出现,仅以“非定义者”
身份参与生活、工作、交流。
第二阶段:记录这五人在未被识别前提下,是否仍能形成被社会接受、理解与信任的结构。
这是一次逆向实验。
不是“去社会化”
,而是“反向验证社会是否真的需要身份才能构建结构”
。
五位成员分别前往不同城市,不用真名、不建立任何公开社交账号、不注册任何身份性项目,只通过行为渗透进入社区协助、公益物流、小型建筑志愿协作、教学辅导等结构松散领域。
实验周期为三十天。
回收结果极其惊人:
四位实验者全部成功融入所在社区,并被视为“可信赖的外来人员”
,其中两人甚至获得社区临时调度权限,而在此期间,没有任何人主动追问他们的“来历、姓名、背景”
。
他们被称为“那个帮忙修灯的人”
“那个每天背米上山的姐姐”
“那个总是在早上六点站岗的小伙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