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旁边,还放着母亲生前念叨的那盘《茉莉花》的空白磁带??他至今没能找到原版,但他请AI根据记忆中的旋律尝试复刻了一段。
虽然不够完美,但他坚持把它归入“失落之声”
数据库,编号:CN-1975-MOLIHUA-V1。
他知道,有些遗憾无法彻底弥补,但至少,他可以让别人不再经历同样的痛。
春天来临之际,欧盟观察期结束。
布鲁塞尔正式宣布:喜马拉雅通过全部审查,被列入“欧洲数字文化合作伙伴名录”
,享有技术互认优先权。
而在国内,监管层也派出调研组深入走访平台合作社区,最终在内部报告中写下这样一句话:“该企业探索的是一种新型社会责任模型??以技术赋能个体表达,以情感构建公共价值。”
风波渐息,唐俊却没有松懈。
他清楚,只要人性仍在贪婪与共情之间摇摆,这场关于声音的战争就不会真正结束。
某日深夜,他收到一条特殊申请: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位维吾尔族老人,希望上传一段五十年前录制的木卡姆选段。
由于年代久远,磁带严重受潮,几乎无法播放。
家属担心这是最后一份留存版本。
唐俊亲自带队赶赴南疆。
经过七十二小时连续修复,系统终于提取出一段长达十八分钟的古老吟唱。
当苍劲浑厚的歌声穿透电流再次响起时,现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位百岁老人颤抖着双手摸向音响,嘴里喃喃念着早已遗忘的歌词。
突然,他抬起头,用沙哑的声音唱出了下一句??完整无误。
那一刻,唐俊泪流满面。
返程飞机上,他写下一段日记:
>“今天我们修复的不仅仅是一段录音,而是一个民族的记忆链条。
科技的意义,从来不是替代人类的情感,而是延长它的寿命。
当我们能让百岁老人与五十年前的自己重逢,我们才算真正理解了‘永恒’二字。”
回到深圳当晚,他又一次打开私人歌单《重生之前》。
新增了一条评论,ID是“乌鲁木齐?艾山江”
:
>“您收录的那首十二木卡姆片段,是我爷爷年轻时唱的。
他走得太早,我一直以为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谢谢你们,让我知道,有些爱,不会随风沙消失。”
唐俊静静地看着,许久未动。
然后,他轻敲键盘,回复道:
>“也不会随时间死去。”
窗外,春风拂过城市楼宇,带来远处工地的敲打声、孩童的嬉闹声、街头艺人弹奏的吉他声。
他打开录音功能,将这一切汇入新的“记忆之声”
条目,命名为:《春之复调》。
他知道,只要还有人在听,这个世界就不会彻底沉默。
而他要做的,就是一直走下去,直到最后一段被遗忘的声音,重新找到回家的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