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江南的春汛刚过,田埂上的泥还软乎乎的,沾在草鞋上沉甸甸的。
李正清把官轿打发回去时,特意让轿夫带话给钱庄伙计:“不用等我,我走村入户更方便。”
布包里除了账本、笔墨和两块麦麸干粮,还塞了个巴掌大的铜制量斗——那是他从家里带来的,想实地看看粮农的收成缺口。
“哎哟!
这不是钱塘钱庄的李掌柜吗?您这草鞋沾的泥,比我下田还多!”
刚到西杨村村口,就见张老汉扛着把木柄开裂的锄头从田里出来,裤腿卷到膝盖,小腿上还沾着几片碎稻叶。
以前吴世安当掌柜时,钱庄的人来村里要么坐轿,要么骑马,连田埂都不肯踩,更别说像李正清这样满身泥污了。
李正清赶紧迎上去,把布包里的麦麸干粮掰了大半递过去:“张大爷,您先垫垫肚子。
我来就是想问问,大伙儿春耕贷款,到底难在哪儿?”
张老汉接过干粮,咬得“咯吱”
响,嚼了两口才叹气:“难呐!
去年我想贷20两买早稻种,找吴世安那厮,他斜着眼说‘小额贷款费力气,还不够我喝茶钱’,非要我拿家里那两亩薄田当抵押。
我那田亩产才三石,哪值当抵押?最后没辙,跟邻村的周扒皮借了高利贷,一分八的月息,现在连本带利滚到35两,这季稻子收了都不够还!”
李正清蹲下身,掏出账本,用铅笔头在“小额贷款难”
下面划了道粗线,又问:“那要是有不用抵押、利息低的贷款,您想贷多少?”
“20两就够!”
张老汉眼睛亮了,指着自家那片泛着青的水田,“买种5两,雇人犁地8两,剩下7两留着防虫害,够了!”
李正清赶紧在账本上记上“西杨村张老实:需20两,用途明细,无抵押需求”
,字迹挤得满满当当,连账本边角的卷边都用上了。
正说着,就见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挎着破竹篮走过来,篮子里装着半篮蔫哒哒的马齿苋和荠菜,手里还攥着个缺了口的粗瓷碗。
李正清赶紧上前扶她,指尖触到老婆婆的手腕,瘦得硌手:“阿婆,您这是去镇上换米?”
“换啥米哟,”
老婆婆叹了口气,碗沿蹭了蹭衣角,“我家老头子肺痨犯了,想贷5两抓药,钱庄的小伙计说‘没地没房,贷啥款’,还把我赶出来了。
这野菜煮煮,好歹能填肚子,药钱……只能再拖拖。”
李正清心里一揪,从怀里摸出5两银子——那是他这个月的俸禄,还没焐热。
他把银子塞进老婆婆手里,又从布包里掏出个小纸包:“阿婆,这里面是我家传的治咳嗽的草药,您回去给大爷煮水喝。
这银子不算贷款,等秋收了,您要是宽裕再还,不宽裕就当我帮您的。”
老婆婆攥着银子,手都在抖,眼泪滴在银子上,晕开一小片水渍:“李掌柜,您真是活菩萨!
以前钱庄的人见了我们这些穷鬼,躲都躲不及……”
这时,村口的大槐树下围过来七八个粮农,有扛着锄头的,有抱着纺车的,还有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手里牵着头瘦得皮包骨的老黄牛,是村里的王小二。
他挤到前面,急着说:“李掌柜,我想贷25两买头壮实的耕牛!
我家这老黄牛病了,犁不动地,可钱庄说‘25两太少,要贷就贷100两以上’,还说要拿这老黄牛当抵押——这牛都快死了,哪能当抵押啊!”
李正清摸了摸老黄牛的脖子,牛毛稀疏,骨头都能摸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