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沈文捏着户部的公文,指腹在“全国渠池维护标准”
几个字上反复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公文边角印着鲜红的户部印章,分量沉甸甸的,可他眼前却挥不去东河村未完工的灌溉口、蓄水池里待清的淤泥,还有清河县官员临走时“盼着您再去指导”
的恳切眼神。
制定全国标准能让千万州县少走弯路,可本地的事若半途而废,对不起乡邻们的信任。
“俺去京城!”
沈文突然抬头,声音里带着笃定,“但得把本地的事安排妥帖,不能让大家凉了心。”
他立刻叫来了老陈、李西和王小二,趴在村头老槐树下的石桌上,铺开纸笔细细叮嘱:“老陈,您带着村民清理蓄水池淤泥,先把水排到麦田里,再用木耙把淤泥扒到池边,晒干后还能当肥料;记得每天测一次池壁,要是发现小裂缝,就按‘碎稻草拌水泥’的法子补,别等裂缝变大。”
他又转向李西,把东河村灌溉口的图纸递过去:“你帮东河村修灌溉口,遇到沙土地段,一定要掺三成碎石夯实,再砌硬石,不然水一冲就塌;张乡绅要是有不懂的,你就按图纸上的尺寸教他,别马虎。”
最后拍了拍王小二的肩膀:“你每天巡完渠,就把遇到的问题记在账上,三天给俺传一次信,不管是小毛病还是大问题,都别瞒,俺在京城也能帮着出主意。”
老陈接过清理淤泥的清单,小心折好塞进袖口:“你放心!
俺把清单贴在蓄水池边,每做一步就打个勾,绝不出错!”
李西也把图纸卷好揣进怀里:“东河村的灌溉口俺一定修好,等你回来验收,保准比您画的还结实!”
王小二则攥着新的巡查账,用力点头:“俺每天都记,字写得工工整整,让您在京城也能看明白!”
王婶听说他要去京城,连夜蒸了西十个玉米饼,还装了两罐腌萝卜,塞进他的行囊:“这饼耐放,路上饿了就吃;腌萝卜能就粥,别总吃京城的细粮,容易想家!”
李老栓也拄着拐杖赶来,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艾草和草木灰:“带着这个,要是京城周边遇着蚜虫,能应急;也盼着你早点回来,俺们还等着听你讲京城的事!”
出发那天清晨,村民们都来村口送他。
小豆子举着个麦秆编的小蚂蚱,塞进他手里:“沈小哥,这个给你,想俺们了就看看!”
沈文接过小蚂蚱,心里暖得发颤,翻身上马,挥了挥手,看着熟悉的麦田、渠水渐渐远去,心里暗暗发誓:定要尽快制定好标准,早日回来跟大家一起看东河村的灌溉口通水。
赶了两天路,路过德州时,突然被一群官员拦住——德州的渠刚修完,却不知道怎么制定日常维护表,听说沈文要去京城制定全国标准,特意来请教。
“沈小哥,您给俺们指条明路!”
德州知府握着他的手,急得首跺脚,“俺们县的村民不会巡渠,要是等出了问题再修,就晚了!”
沈文没急着赶路,而是跟着他们去渠边,蹲下来教他们:“每天辰时看渠壁有没有裂缝,申时查灌溉口通不通畅,每周测一次水位;把村民分成小组,每组管一段渠,记在维护表上,谁管的段出了问题,就一起商量解决,这样既公平又高效。”
他还当场画了张简易维护表,标注“巡查时间”
“责任人”
“问题记录”
三栏,递给知府:“您按这个表来,再教村民认裂缝、辨渗水,很快就能上手!”
知府接过维护表,连连道谢:“沈小哥,您这法子太实用了!
俺们再也不用愁维护的事了!”
沈文笑着摆手,催马继续往京城赶,心里却更坚定了制定好全国标准的决心——还有很多州县像德州一样需要指导,不能让他们走弯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