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孤独小说网】地址:https://www.gdntek.com
装进麦克斯韦方程组。
实验陷入了僵局。
物理系的博士生甚至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果然如此”
的表情。
那表情像一根极细的针,在秀秀心口轻轻扎了一下,没有血,却疼得真实。
她想起自己第一次给导师看“场耦合”
草稿时,导师只回了六个字:“太勇敢,也太难。”
此刻她忽然明白,“勇敢”
与“难”
之间,是断崖,也是桥梁,只看你是否愿意把肉身当石基,填进缺口。
秀秀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排除杂念。
她回想起家传针法中最为深奥的部分,讲究“治神”
“守气”
,强调施治者的意念与患者的气机、乃至天地之气相合。
难道……这种耦合并非简单的物理刺激-反应,而是需要一种“共振”
?需要一种特定的能量“编码”
?她脑海里浮现出童年随祖父夜登峨眉的情景:金顶云海翻涌,祖父让她闭眼,说“听”
,她只听见自己心跳;祖父又让她“再听”
,她忽然听见万籁——松涛、远钟、甚至雪花落在袈裟上的窸窣——像无数细小的弦,在同一刻拨响。
那一刻她意识到“听”
不是用耳,是用全身每一寸薄膜去“匹配”
世界的频率。
她想到了墨子提到的“异常波动”
的数学模式,以及悦儿推测的“黎曼曲面”
结构。
那个模式,是否就是关键?她迅速走到操作台,调出之前墨子共享的、经过悦儿数学处理后的异常信号频谱特征图。
那尖锐的峰值,那特定的谐波关系……她尝试着,极其大胆地,将场发生器的输出模式,调整逼近这个数学特征。
这几乎是将数学符号直接翻译成物理参数。
这能行吗?她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像一位盲琴师,把无人听过的乐谱敲进钢铁与硅片。
屏幕上的曲线由平滑正弦变成陡峭脉冲,像一排排细密的牙齿,随时准备咬破现实的薄膜。
她再次将目标转回任督二脉这个人体中轴。
这一次,在启动场发生器前,她将手指轻轻按在志愿者的百会穴(督脉,位于头顶正中)和气海穴(任脉,位于脐下1.5寸)上,屏息凝神,努力让自己的意念去“模拟”
那种数学结构所蕴含的“形态”
,试图引导那微弱的场与志愿者的先天之气(元气)建立连接。
这听起来近乎玄学。
但在中医理论中,“神”
能驭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